1.經典公式:行情發展趨勢=貨幣+心理~~
==> 當貨幣供給開始緊縮時,即使景氣持續成長,人民心裡樂觀,但股市通常一兩年內反轉直下!
2.固執的投資者具備5種特質~~
==> 想法,金錢,耐心,運氣,信念
a. 有想法 ~~ 有想像力,必須相信自己
b. 有錢 ~~ 指的是不急用的資金
c. 有耐心 ~~ 別想要一夜致富
d. 運氣 ~~
e. 信念 ~~ 更能耐風寒
3.每次證券市場的崩盤都以暴漲為前導,每一次的暴漲都以崩盤收尾,證券市場400年歷史就是一連串的暴漲和災難交織成的~~
4.主人與狗,主人就是經濟,狗就是證券市場~~
==> 主人帶著狗散步,狗會先跑到前面,再回到主人身邊,接著再跑到前面,看到自己跑得太遠了,又折回來,最後,主人與狗同時抵達終點,主人悠閒地走了一公里,狗則來來回回走了4公里~~
5.科斯托蘭尼使用的是總體經濟面相關的數據,並不是一般散戶使用的技術分析,而且最好的看盤週期是以週為單位,以趨勢作為進退依據! 與(潮汐大過波浪,又大過漣漪)的道理相通~
6.股票的趨勢與景氣循環正相關,且通常股市領先景氣大約半年左右,成熟國家的政府公債與利率循環有高度的反向關係,因此股票與公債的表現往往呈現負相關的特性~~
7.高收益公司債的表現與股市是正相關的,高收益公司債只是長得比較像債券的股票罷了~~
==> 在到期還本的特性上像是債券,然價格走勢卻與股票相近~~
8.DXY美元指數中,歐系貨幣比重達77%,顯示歐系貨幣漲跌決定了DXY的方向,而亞洲貨幣相對低相關,也可以說明過去幾次亞洲景氣繁榮的階段,即使DXY上漲,亞洲許多國家貨幣依然呈現升值~~
9.一般散戶投資人在原物料市場幾乎毫無勝算,在科斯托蘭尼80年的證券交易生涯中,曾經集中全力從事原料市場投機,最終也只有不賺不賠的狀態離場,故不建議散戶於這個市場碰運氣~~
10.萬不得已,才可以投資有形資產,還需要辨別何時開始上升,從中獲利,然後馬上退出,可惜的是,幾乎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價格變化,所以關鍵點是時機問題~~
11.為什麼藝術品市場依然存在,因為稀有性,及嚴重的資訊不對稱,另外通常這個物件會隨著時間增值,來自於兩個因素,一個是通膨,另一個是歷史文化意義~~
12.房地產領域兩大主流,一個是住宅投資,一個是商用不動產投資,另外還有其他金融商品~~
a.房地產基金
b.不動產投資信託(REITs)
c.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(MBS)
d.住宅地產抵押貸款證券(RMBS)
13.法拍屋,是房市投機家的主戰場~
14.預售屋,是投機家的第二戰場~~
15.越是資訊不對稱的市場,就存在越多投機家的活動~
16.與其他投機物件相比,股票的優勢在於長期上漲的趨勢,投資者撥出部分財產,購買大型且穩固的股票,就會得到最好的機會,如果事情沒照預期的發展,也只須耐心等候,直到行情重新看漲~~
17.行情發展趨勢= 貨幣+心理
具體的描繪了每一次行情的起點,是由貨幣供給的增加開始,即使當時景氣未見轉好,人們心理悲觀,然而往往一年之內,市場就會因為游資充沛而流向股票市場追逐獲利,相反的,當貨幣供給緊縮,即使景氣蓬勃發展,然而通常不超過一年,股市就會反轉向下~~
18.貨幣 = 泛指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供給總額且為市場流通使用~~
19.心理 = 現在股價指數與自身均線間的乖離率~~
20.貨幣 == > 主導了行情的中長期趨勢~~
21.心理 == > 牽動行情短期波動的主因~~
22.貨幣供給的循環,不僅影響到股市的多空循環,甚至影響到了債券市場,外匯市場,商品及原料市場,房地產市場等等~~
23.對於債券市場而言,貨幣市場是他最直接的競爭者~~
24.殖利率意指從債券價格當中推算出來的~~將債券持有到期的內部報酬率(是有風險的)~~
25.對於不同天期的美國公債之間相比,正常來說,越長天期的公債殖利率越高,因此殖利率曲線為正斜率是常態,若出現了負斜率,也就是市場俗稱的殖利率曲線倒掛,則往往是景氣前景堪憂,避險資金湧入了長天期的公債市場,大量買盤推高了價格,使得殖利率低於其他較短天期的美國公債,過去30年間,每每出現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,之後幾個月到一年間普遍出現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~~
26.總結利率的循環對於債券市場的影響,可以說是兩者是反向關係,當全球央行開始緊鎖資金而升息時,債券將是首當其衝~~
27.在每一次的升息循環過程中,通常債券投資者會先受傷害,之後才會擴延到股票及房地產投資者~~
28.所謂的利差,就是利率的差異,比如說美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高於同期間的歐元存款利率,這個利差就是正值,通常利差是影響外匯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,但不是利差的絕對數字,而是利差的變動~~
29.更嚴格的說,實務上真正會對匯率產生變動的是~~人們預期未來利差的變動,而不是實際的利差變動,因為金融市場有(既成事實)的現象~~
30.人們秉持預期未來的信念進行投資,因此當然人們預期未來利差將變動時,便據以交易完畢,而等到事實真正發生時,大致也已反映得差不多了,也就是華爾街百年來顛撲不破的真理~~買在耳語時,賣在確認時~~
值得一讀再讀
讚讚